1、总的来说,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具备深厚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他们能够在专业岗位上独立工作,为各类项目提供高质量的航空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解决方案。
2、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必备的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基本知识,具备摄影测量和遥感信息数据处理能力,从事地形图测绘、像片控制测量、像片调绘、解析空中三角测量、航测内业成图、遥感图像处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培养具有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和责任意识,掌握航空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航空摄影测量内、外业生产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职业能力, 能够胜任航空摄影测量内业成图、外业调绘、外业控制测量、内业加密、工程测量和地形测量等专业岗位一线生产的高级应用性人才。
1、地面遥感阶段 根据遥感的概念,1826年摄影技术的发明就标志着遥感技术的诞生,但在1839年以前主要是进行地面摄影。1858年法国人G.F.图纳乔(Tournachon)用气球摄取了巴黎的“鸟瞰”像片,1859年J.W.布莱克乘气球在空中拍摄了波士顿的像片。此时所用的平台为气球、风筝、鸽子等,所拍摄的影像质量较差。
2、遥感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对地观测综合技术,并从70年代开始得到迅猛发展。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信息存储、处理与应用技术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矿产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调查、地质灾害监测与环境保护等国土资源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遥感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在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开始为航空遥感,自1972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陆地卫星后,这就标志着航天遥感时代的开始。经过几十年的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实用的,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
4、空间遥感技术可以在数百万千米的高度通过遥感平台获取各种大、中、小比例尺的遥感影像,可称之为现代遥感技术。 (三)遥感的发展热点 传感器研制日趋深入 (1)遥感分辨率正日益多样化,遥感技术正朝着“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发展。
1、全书共分为八个章节,内容涵盖广泛。首先,读者可以了解到航空摄影测量外业的概论,包括其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接着,章节重点讲解影像判读,这是理解航空图片的关键步骤。像片控制测量和影像图测图的章节,则深入讲解了如何通过这些技术进行精确的地理定位和测量。
2、航空摄影测量,一种通过飞机搭载航摄仪器从空中对地面进行连续拍照的技术,其目的是通过结合地面控制点的测量、详细描绘和立体地图制作,形成精确的地形图。这项工作主要分为外业和内业两部分。在外业阶段,首要任务是像片控制点的联测。
3、航空摄影测量学是一本专为非摄影测量专业设计的教材,全书分为八章,内容以航测基础理论为基石,重点讲解航测内、外业的实践技能,详尽阐述了航空摄影测量从始至终的工作流程。它摒弃了传统教材中过时的技术,特别融入了数码航空摄影、数码调绘和数字摄影测量等现代先进技术,体现了行业的前沿发展。
4、其中一个任务是调绘,拿着航空照片,一个一个地调查核实上面的景物是什么,有必要时还要用仪器测绘。
5、内业包括:①加密测图控制点,以像片控制点为基础,一般用空中三角测量方法,推求测图需要的控制点、检查其平面坐标和高程 。②测制地形原图。航空摄影测量 测图的方法主要有综合法、全能法、分工法(微分法)。
1、航空摄影测量学是一本专为非摄影测量专业设计的教材,全书分为八章,内容以航测基础理论为基石,重点讲解航测内、外业的实践技能,详尽阐述了航空摄影测量从始至终的工作流程。它摒弃了传统教材中过时的技术,特别融入了数码航空摄影、数码调绘和数字摄影测量等现代先进技术,体现了行业的前沿发展。
2、航空摄影测量学是一门研究空中摄影获取的图像信息进行测量和分析的学科。本书目录涵盖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多个方面,旨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这一领域。首先,第一章绪论为读者介绍了摄影测量的概述,包括其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3、航空摄影测量专业主要课程:航空摄影测量学、数字摄影测量学、遥感技术、地形绘图、数字测图技术、地形测量、工程测量、控制测量、GPS卫星定位技术、计算机制图(CAD)、计算机图象处理、地籍测量等。
4、eLen航空摄影测量教学实验系统是一个全面的教学工具,专为理解和实践摄影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而设计。该系统涵盖了关键的航空摄影测量步骤,如航摄像片的内定向,这个过程涉及校正图像以确保其与实际地理位置精确对应。接下来,系统涵盖了像片坐标量测,即通过图像分析确定其在三维空间中的精确位置。
框标:位于像片边缘的中心或四个角上。它的作用是确定像片的像主点(相对框标连线之交点为该像片的像主点),用以检查像片的纵向与横向变形。
框幅式数字航摄仪系统中,是由多个相机或者多个成像探测器同步获取的影像,经几何与辐射处理后形成的等效中心投影影像。线阵航空摄影机框标及框标坐标系航摄仪镜箱上物镜筒和暗盒的衔接处有一贴附框,框的四边严格地处于同一平面。
内方位元素系指摄影机主距 f和摄影机物镜后节点在像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框标坐标系中的坐标值(x0,у0)。这些数值通过对航摄机鉴定得出,故内方位元素总是已知的。确定摄影光线束在摄影时的空间位置的数据,叫做像片或摄影的外方位元素。
数码航空摄影:同样重视数字航摄技术,需配备相应的高像素设备,如7000×11000以上像素的框幅式(推扫式)数字航摄仪。 机载激光扫描(LIDAR):甲级资质要求配备机载LIDAR系统,至少2台套。 机载SAR成像:这是高级技术之一,但具体标准未在文中明确提及。
相邻像片的主点连线与像幅沿航线方向两框标连线间的夹角称像片旋角,一般要求像片旋角不超过6°,最大不超过8°。摄影基本原理:曝光过程:在进行照相时,光通过小孔(更多时候是一个透镜组)进入暗盒,在暗盒背部(相对于光入射方向)的介质上成像。
1、航空摄影测量的核心在于将航摄像片从中心投影转换为正射投影,以生成地形图。这一过程可以通过图解法、光学机械法(又称模拟法)和解析法等多种途径解决。
2、航空摄影测量的主题,是将地面的中心投影(航摄像片)变换为正射投影(地形图)。这一问题可以采取许多途径来解决。如图解法、光学机械法(亦称模拟法)和解析法等。在每一种方法中还可细分出许多具体方法,而每种具体方法又有其特有的理论。
3、航空摄影测量的综合法是摄影测量和平板仪测量相结合的测图方法。地形图上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由像片纠正的方法得出像片图或线划图,地形点高程和等高线则用普通测量方法在野外测定。它适用于平坦地区的大比例尺测图。
4、按距离远近分为航天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显微摄影测量。按用途分为地形摄影测量与非地形摄影测量,地形摄影测量主要用来测绘国家基本地形工业、建筑、考古、地质工程及生物和医学等各方面的科学技术问题。
5、普通测量学则关注于较小区域内的测量,这些区域可以近似为平面处理,以保证测绘精度。它的理论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地形图的制作。摄影测量学利用摄影技术获取地表信息,通过图像处理来确定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对于大面积地表形态测绘,航空摄影测量尤其重要。
Copyright © 2023-202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KAIYUN体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