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地波雷达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是武汉大学主持完成的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重大项目,今年初已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课题组研制出两套用于探测200公里内海洋表面流、浪高和风扬的高频地波雷达,其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相关资料显示,国外高频地波雷达探测海浪的最远距离仅为100公里。
无线电波朝海面发射时,在海水表面会存在一种电磁波传播模式,称为地波(Ground Wave)是一种表面波(Surface Wave),因此高频地波雷达也叫做高频表面波雷达(HF Surface Wave Radar)。
海态探测用高频地波雷达输出的是时间上连续的大面积流场、风场和浪场的分布,时间分辨率一般为十分钟到一个小时,所提供的信息在时间、空间和采样方式所对应的物理含义上与其它测量方式(如浮标、船测、航空测量以及卫星遥感等)存在很大的不同。
高频地波雷达作为一种新兴的海洋监测技术,具有超视距、大范围、全天候以及低成本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能实现对各国专属经济区(EEZ)监测进行有效监测的高科技手段。各临海发达国家均进行了研发投入,并实施了多年的对比验证和应用示范。
1、本次工作采取构造信息和蚀变信息提取两种方法相结合策略,其基本思想是将提取出的构造信息和蚀变信息,结合工作区的化探和地质信息进行多源信息综合分析,以圈定稀有金属成矿远景区。
2、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深度学习模型被应用到遥感专题信息提取中,如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等,这些方法能够处理更复杂的地表特征,提高信息提取的准确性。 光谱分析:通过分析遥感图像的光谱特性,可以提取出地表的物质组成、植被覆盖、水体等信息。
3、野外验证表明,不同的遥感数据均可有效地提取地质信息,但是适用范围和提取信息量存在差别。本项目选择温泉水库地区和玉珠峰巴颜喀拉山群分布区进行ASTER遥感岩性填图与纳赤台地区Hyperion高光谱矿物填图试验,评价国内目前尚未普及、但极具应用前景的ASTER和Hyperion等遥感信息在岩性与矿物填图中的应用潜力。
4、而遥感影像信息提取技术就是最大限度地从遥感图像上的光谱信息反演出目标地物本身的属性特征信息。进而可对地球表层资源与环境进行探测、分析,并揭示其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时空变化规律。
1、随后,我国遥感卫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我国首颗民用高分辨率光学传输型立体测图卫星“资源三号”成功发射。2013年,高分一号卫星升空,我国开始拥有自主高分遥感卫星。2014年,高分二号成功发射,我国拥有了自主研制的首颗空间分辨率优于1米的民用光学遥感卫星,我国遥感卫星进入亚米级“高分时代”。
2、我国的遥感技术起步较晚,系统的遥感技术发展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主要是引进原苏联常规航空摄影技术,进行了大面积航空摄影,并开始航测成图和航空像片的综合利用(主要是进行森林资源调查和资源开发)。
3、遥感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例如在农牧业中可以实现精准施肥、病虫害监测,提高作物产量。在地图制作方面,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更加精确的地理信息,如山脉、河流、道路、建筑物等,提高了地图的精度和可用性。总结 总之,我国遥感技术在技术发展、政策引导和应用推广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和进展。
Copyright © 2023-202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KAIYUN体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