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海洋遥感技术系统(海洋遥感技术原理)
发表日期:2024-07-11

光谱遥感技术识别海洋渗漏油

1、内容概述 世界石油勘探史上已经通过石油渗漏发现了好几个大型油田。光谱学是通过光学遥感技术对海洋烃渗漏进行探测与识别的基础。烃的诊断光谱特征取决于其化学成分与基本分子的振荡过程(SWIR-TIR 特征),以及这些振荡过程的倍频峰与叠加情况(VNIR-SWIR特征)。

2、遥感技术被广泛应用来探测沉积盆地内天然泄漏的石油痕迹。海洋天然油斑的主要遥感探测工具是合成孔径雷达(SAR),在安哥拉、里海等许多地方都成功揭示了海洋表面天然烃泄漏形成的油斑。(一)加拿大东部 Hekja O-71油气田是Acquitaine公司1979 年发现的,位于加拿大东部拉布拉多以北、Baffin岛海域以南地区。

海洋遥感卫星为什么有“千里眼”之称?

因为在 卫星传感器接受到的信息中,许多数据受到大气的干扰,而真正的海洋信息很有限。因此卫星上的探测设备需要较高的传 感灵敏度和数据处理能力。现在世界上专门从事海洋探测的 遥感卫星不多,仅美国等少数国家拥有。

人们都渴望能有“千里眼”和“顺风耳”,现代遥感卫星能帮助人们实现梦想。为什么遥感卫星还能在地球一百公里外的地面上看到“人”和“汽车”?由于卫星上安装了高分辨率相机和各种遥感设备,因此它们是卫星的“千里”。

遥感 遥感,顾名思义,就是遥远地感知。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就具有这样的能力。人类通过大量的实践,发现地球上每一个物体都在不停地吸收、发射和反射信息和能量,其中有一种人类已经认识到的形式-电磁波,并且发现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是不同的。

第一境界,是普通人的眼睛,视力范围有限;第二境界,称为“本目”,也就是有着野兽般本能的双眼,这种眼睛,由于没有受到世俗的污染,十分敏锐, 能捕捉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 。第三境界往后就具有特殊能力了,可以看到过去和未来的事件。根据能力递增, 往后依次是天眼,法眼,圣眼,最高是佛眼。

①返回式遥感卫星是重1800—2100千克的精密卫星,它由仪器舱和回收舱组成。仪器舱中装有遥感摄影相机和控制跟踪系统,相机的分辨率很高,在数百公里的高空,它拍摄的每一张照片能覆盖3万4千平方千米,是名副其实的千里眼。借助特殊的判读技术,能从照片上看清地面的汽车和大海的波浪。

遥感技术应用于海洋渔业有哪些优点?

近年来,海洋渔业遥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受到各相关渔业科研单位和大学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遥感技术应用于海洋渔业,具有大面积观测和实时动态监测的优点,可以获取多种海洋环境要素信息,对预报渔场渔情信息是一种十分理想的手段。

遥感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探测技求近二十年来,它作为一门综合性的新兴科学技术,在世界各国发展异常迅速,对国防、气象、地质、环境、资源、海洋以及石油、森林、矿产、农业、渔业筝方面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对发展国民经济和科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因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遥感卫星能够测量海洋水温,监测浮游生物的分布,为海洋资源管理和渔业捕捞提供数据支持。 在渔业管理方面,遥感技术有助于探测鱼群的位置和移动趋势,为渔民提供捕捞信息,提高捕捞效率。 此外,遥感卫星还能够监控火山喷发和地震活动,为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提供关键信息。

遥感技术不仅能探测海面地貌,包括大陆架的延伸情况,温度差的监测也对渔业和天气预报有直接影响。降水预报需要了解云彩的含水量和水颗粒分布,人工降雨技术的发展也得益于对大气知识的深入理解。在陆地上,植被分布、风沙监测以及农作物估产对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遥感技术获取信息的速度快、周期短,能动态反映地面事物的变化。由于卫星围绕地球运转,能周期性、重复地对同一地区进行对地观测,从而及时获取所经地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最新资料。

海洋赤潮如何实现遥感反演

海洋赤潮实现遥感反演的步骤如下:收集大量的遥感数据,包括可见光、红外线、微波等不同波段的数据,以及海洋环境数据,包括水温、盐度、海流等,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图像融合等,以提高遥感图像的质量。

一种方法是通过设置站点,实时采样,测定水体叶绿素等指标,测得数据导入模型,通过模型来预测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对赤潮进行预报。另一种方法是通过遥感影像处理反演水体叶绿素等指标,再通过模型进行预报。遥感影像的优点是空间覆盖面较大,站点实测的数值相对更精准,但空间尺度上不连续。

第3章和第4章聚焦于浮游藻类的吸收特征和荧光特性,详细讲述了叶绿素荧光的测量方法、太阳激发的叶绿素荧光峰的表征,以及与叶绿素a浓度的关系,以及黄色物质的光学特性和遥感反演技术。

海洋环境监视:利用卫星资料能实现环境监视,发现海洋上大范围的污染、赤潮,能获取海洋表面温度、洋流、悬浮物质浓度、叶绿素浓度等海洋表面状态;如石油污染、热污染和固体垃圾污染等海洋污染对生态破坏极大,这些都有可以由卫星监视检测。 3)河口、海岸的研究:使用卫星资料可以研究海岸、河口的形态及沿岸泥沙的搬运。

在进行海洋遥感的同时,仍可利用水面舰船、浮标、海滨研究站,以及采取潜水等方式配合观测,使遥感获得的资料能得到验证和更好的利用。美国1978年 6月发射第一颗海洋卫星,每36小时的观测面覆盖全球海洋面积达95%。海洋卫星装有微波和红外仪器等。

环境遥感的应用

1、在农业、林业方面的应用:遥感在农林方面的应用主要是在农、林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壤干旱、沙化的调查及监测以及农作物长势的监测与估产,森林资源的清查等方面。近年来,在牧草场资源调查、短中期农林灾害、农用水资源以及生态环境调查等方面也相继开展工作,取得了成果。

2、遥感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测上既可宏观观测空气、土壤、植被和水质状况,为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也可实时快速跟踪和监测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发展,及时制定处理措施,减少污染造成的损失。农业气象灾害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对农业生产会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3、目前,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中主要应用于:① 大气环境遥感:气象卫星除能提供卫星云图进行天气研究以外,也能对河流排泄的泥沙混浊流和海上漂油进行监测。利用陆地卫星图像可分析工厂的烟尘污染,如在陆地卫星相片上能清楚地看到炭黑厂的黑烟尘。② 陆地环境遥感:陆地卫星上也反映大面积水质差异变化。

4、应用遥感卫星,特别是海洋遥感卫星,可以在大范围内对石油污染和化学污染进行搜索,还可以估算出污染的范围及其扩散情况,从而为海洋环保部门提供了必需的数据和资料。2 大气污染监测 大气遥感监测主要利用气象卫星定期地监控大气温度和水蒸汽垂直分布。

5、环境监测 遥感卫星的应用领域包括环境监测、土地利用、资源调查、自然灾害等。

6、遥感技术是一种利用物体反射或辐射电磁波的固有特性,远距离不直接接触物体而识别、测量并分析目标物性质的技术。根据所利用的波段,遥感监测技术主要分为可见光、反射红外遥感技术,热红外遥感技术,微波遥感技术三种类型。

海洋监控卫星遥感卫星九号

1、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在3月22日的报道中指出,尽管中国官方声称3月5日发射的“遥感卫星九号”主要目的是用于科学实验等民用领域,但其分析表明,该卫星可能具备海上监视的军用任务。中国媒体提到,卫星将参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活动,这些功能或许确实存在。

2、台湾的华卫二号卫星就具有这样的功能,它作为海洋监控卫星的一员,为台湾提供了对海洋活动的监控能力。此外,据报道,中国的“遥感卫星九号”也具备类似的监控性能,这意味着中国也在利用此类卫星技术来监控海洋,这在国际安全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3、美国空军发射了第九颗天基洲际导弹预警系统卫星SBIRS GEO-3,将洲际导弹发射后的预警速度提高到了惊人的3秒钟;美陆军也发射了新一代近地侦察Kestrel Eye 2M卫星,情报侦查局也发射了海军海洋监视系统第八颗卫星Intruder 8和系列侦察卫星NROL-4NROL-5NROL-76,占据了世界军用卫星的绝对制霸地位。

4、在“九五”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支持下建立的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体系主要包括:近海环境自动监测技术、高频地波雷达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海洋环境遥感监测应用技术、系统集成技术以及示范试验等。


Copyright © 2023-202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KAIYUN体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