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遥感技术与地裂缝(地理遥感技术)
发表日期:2024-06-25

断裂解译标志、级别及其活动性质划分

1、呈线状展布的多个火山口、火山锥,侵入岩体及矿化带、蚀变带等。这是解译基底断裂、隐伏断裂的重要标志。

2、在遥感影像上不仅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解译标志判断出断裂构造的存在,还可以利用其中的一些细节进一步区分断裂的性质: 压性、张性或扭性,甚至可以通过解译飞来峰和构造窗来识别像推覆构造这样的大型断裂。

3、呈线状展布的多个火山机构、侵入岩体及矿化带、蚀变带等,以及呈线状、弧形分布的地震区或地震带,都是解译隐伏断裂的重要标志。综上所述,断裂构造的解译标志很多,应注意综合分析,寻找多方面的解译标志互相印证,以提高解译的准确性。

选址要素遥感解译

实践证明,遥感信息能使人们快速地缩小找矿靶区,发现有意义的遥感地质异常,从而提高找矿命中率。为了从整体上了解阳山金矿带控矿构造特征及蚀变特征,课题组自2000年起先后购买了该地区的1:5万TM,ETM,SPOT,快鸟等遥感数据,并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对其进行了数据处理和解译,从宏观上指导了金矿勘查工作。

所谓影像地质界线是指在遥感图像上解译识别出的反映地质单元范围、空间形态和特征的界线。影像地质界线的可解译性取决于图像的信息显示模式、界线类型及区域背景参数。

解译剖面或路线必须全面控制测区所有地质体或地质现象,以满足遥感地质解译的内容为主。2)解译剖面或路线经过布置应尽量能控制地质体间的一些重要接触关系或重要构造部位,以便能收集到尽可能丰富的资料。3)对解译剖面或路线的线距不作机械的规定,以解决实际地质问题为宜,但要求形成一定的网络格架。

总结这些信息与矿床及矿化的关系及规律。为此,完成了吐拉苏断陷盆地遥感综合解译图(图6-3)。

主要完成基础数据资料的收集、卫星影像图制作、遥感地质初步解译和野外地质踏勘四项工作,为专题遥感地质调查、区域遥感地质调查设计编写提供充分的遥感地质依据,对正确、合理部署野外调查工作起重要作用。 1 基础数据资料的收集 它包括遥感数据、地理数据和地质资料的收集,是遥感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

Ⅲ类地区 可解译程度一般,分布于调查区西南部第四系发育地段,受人为因素改造较大,海拔900~1500m,高差相对较小,呈淡红-墨绿-黄绿色调,反差较小,为稀疏灌木覆盖区。可大致解译出呈带状展布的第四系和线性构造(图2-7)。

地表形变InSAR调查与监测技术

1、自2000年起,在国土资源部、科技部等部门的支持下,航遥中心依托国土资源大调查、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基金、863计划等项目,开展InSAR技术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形成了趋于完善的多尺度、多类型的灾害性地表形变InSAR调查与监测技术体系。

2、Insar技术是一种基于雷达信号相位差异来获取地表高程、形变等信息的遥感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两次雷达成像,得到两幅遥感图像,然后将这两幅图像进行相位差分析,得到相位差图像。 相位差图像所代表的相位差值就是地表高程的变化量。

3、本书主要探讨地表形变监测技术,当前技术尚未实现地表形变的单独有效识别,通常需要多种技术综合应用,结合测量结果进行详细分析以判断地形变特征。(一)D-InSAR监测地表形变 InSAR监测原理InSAR技术通过分析两幅雷达图像的相位数据来获取地表目标的三维空间信息。


Copyright © 2023-202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KAIYUN体育 版权所有